伊東大叔在'04年為Rotaliana設計的 雲 算是他第一次量產的燈具
使用五層雷射切割雲狀半透明壓克力版堆疊成的燈體
老實說除了有趣的造型外 實在和伊東大叔的建築聯想不起來
畢竟伊東大叔一直探討的流動性與材質的可能性
在這朵其實還蠻可愛的雲中看不太出來
(好吧勉強說起來這大概可以跟仙台館扯上一點空間的垂直性與水平性的探討)
(不過這是一盞燈 不是一棟建築 太小的尺度讓這種對話有點無趣)
但是'06年在東京設計展上的Mayuhana系列
則完全的表現出伊東對於 材質 光線 以及流動性的探索
'07年米蘭家具展上日本照明設計公司Yamagiwa拿下這一系列的生產權
但一直到最近我才在soho的家具店真正看到Mayuhana的實物
在模具上以細線纏繞成型的燈體的設計其實荷蘭設計師Bertjan Pot很久以前就玩過
但伊東大叔很顯然對於光線與陰影有更令人讚賞的體現
(每個有提到這個燈的網誌好像都要提一下谷崎潤一郎先生的陰翳禮讚)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伊東對於流動性(Fluidity)的實踐其實是很一致的
他的作品一直都在夢境與現實的邊緣遊走
如同他早期作品風之塔(The Tower of Wind)的去物質化手法(dematerialization)
當然Mayuhana系列體現在家具設計裡而不是建築上
所以也許他的結構與伊東的Serpatine Pavilion
Mikimoto Ginza或是Tod's Ginza的不靜定外骨骼結構有相似之處
但伊東很聰明的玩了一個完全背道而馳的物質化手法
由細線所組成的繭不像傳統日式燈籠中的和紙實實在在的劃分出表與裡
而是製造出多重可滲透的流動性空間
當我們打開開關 讓光流洩出來
單層 雙層 或三層光繭的設計
讓光隨著每層光繭的密度不同所能透射出的強度也有所差異
光線在此也彷彿成為實質(substance)
而被囚禁在層層光繭所限制的空間之中
[圖片來源]: Architonic
10.15.2008
流動的光繭 - 伊東的Mayuhana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