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ribiri

我的相片
貪心又無可救藥的流行犧牲者
以蒐集鞋子和甜食為生活的動力
不務正業又好吃懶做的設計人

10.20.2008

男人與髮



裘 先生最近為迪奧拍的香水廣告看起來忽然年輕了10歲
當然對一個實際上只有35但看起來卻像40出頭的男人來說這不算是種恭維
剪接師直接把他退到不能再退的髮線從鏡頭中剪掉了
於是我們看到的只有他深遂的五官 也想起他10年前毛髮尚還茂密的形象

而在台灣 我們也從小就一路與頭髮搏鬥著

國中時代的髮禁 髮長不過耳 不染燙 不用髮膠
高中時代為了用髮膠與多留一點長度與教官的抓迷藏
於是上了大學就開始每個人都拼命的在頭髮上做文章
留個劉海 綁個馬尾 帶個髮圈
當然也有像我的朋友C一樣每天出門前花個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搞他的刺蝟頭
或是像公館大著名的劍道男一樣搞個大金髮阿芙羅的
緊接而來的是入伍的大平頭

然後出了社會壓力大了
除了因為若隱若現的白髮讓自己可以更光明正大的染上不同的髮色以外
大概男人們更擔心的是逐漸稀疏的頭頂或逐漸退後的髮線
浴室裡漸漸充斥著那些浸著各式花草的洗液精油或化妝水
更甚者不忍看到淋浴間一地的落髮 落健柔沛就通通都出現在抽屜的深處裡了

大抵男人對於毛髮好像一直有種莫名的迷戀
那不僅僅是一種生理結構 更是一種權力機制
如同雄獸用澤亮的皮毛來役使異性的驅力

於是不論是年輕時為了多留幾公分長的瀏海
或是之後為了堅守每年逐漸退後的髮線
男人其實一直汲汲於留住我們的毛髮 捍衛我們的權杖

當那些年幼的興致勃勃地在他們稚嫩的雙頰與下巴抹上米酒與生薑之際
是否想到若干年後他們也必須在日漸稀疏的頭頂抹上落健

所以我們追求的到底是性 是角色 還是只是無以名狀的哀愁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所以一起努力吧

把握美好的髮絲^^

不過光頭小班 應該也是個型男